
关于自然生态的文章

自然生态
植林之益處 謝偉賢(Ken)
我們經常在報張或新聞裹看到有關植林的消息,相信大家本著環保的一顆心,都會十分支持的。可是,閣下又對植林的好處知多少呢?
大家也許認為紐國已經是十分之綠化的地方,比我們原居地的亞洲城市要好得多了。但從生態角度去評量的話,紐國是可以更好的。皆因自從人類到達此地開始,便進行不斷的伐林,為的是開拓新的耕地和牧場,或者是採集木材和其他資源,以致原始樹林大幅度地減少。
伐林的結果是,表土失去保護以致容易被雨水沖刷而流失,沒有落葉層和樹根的吸水作用,雨水便急促地湧進江河裹,容易造成洪水泛濫。洪水所造成的破壞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,無論生命、財產,甚至自然生態都會有不可保救的損失。中國長江經常泛濫便是一個例子。
若果閣下是對大自然喜愛的話,你定必會喜愛樹林。在樹林裹你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、聽到鳥兒和昆蟲的聲音、陽光從樹葉間穿透的光影、那裡寧靜的氣氛、還有腳底下踏著柔軟的落葉,這些都是無比的樂趣。為了使這些美好的景物得以留存下去,讓後世人也能夠分這份樂趣,我們便要多做點保護樹林的工作了。我們抗衡樹林流失的最佳方法便是植林。
地球現在正面臨溫室效應的威脅,專家們都歸咎於我們人類生活所產生的溫室氣體,而其中最為重要的要算是二氧化碳了。大家也許都知道植物是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,植物能夠運用陽光的能量,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裹的水份合成,製造植物本身需要的糖份,更生產出我們賴以為生的氧氣。故此,樹林是解決地球溫室效應的一大良方。
世界各地現在正面臨食水和海水污染的挑戰。大量的污染物從城市和工業化地區排放到江河和海洋裹,其中還帶著我們珍貴的表土。很多河流和溪澗都是人類食用淡水的來源,一旦被污染了,會直接影響人類的生存。還有各式各樣的水產生物,都會因其生態環境受到破壞而至減少甚至消失。控制水源、水道和海水污染已是當務之急。各種人為的方法固然有效,但最具長期效益的方法要算是大量植林了。樹林的存在改變了土壤的結構,表土中疏鬆的空間可以吸收流水中的微粒,其中的微生物可將大部份的有害物質轉化,樹根能吸收水中的礦物質,使水質得以淨化。河岸邊緣的落葉和昆蟲,是水中生物的重要食物來源。還有岸邊的水草和樹蔭,他們都是水族棲息和繁殖的重點地方。
樹林比草地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間,不同種類的棲息環境,可讓各式各樣的生物在同一樹林裹生活。例如甚多的菌類或菇類需要依附樹幹和樹根來生長,蜥蜴會躲藏在落葉之間,苔蘚會在樹幹和樹枝表面生長,一些植物(如某些蘭花)只會在樹枝之間附生,很多雀鳥需要依靠林中的果實和昆蟲作為食糧,樹木的枝葉更是他們的居所和掩護,這些一切都不是平坦的草地可以提供的。
現在環保人仕都鼓吹保持物種多樣化(BIODIVERSITY)。要做到這一點,必須讓各式各樣的棲息空間大量地存在,以維持複雜的食物鏈子。與此同時,各樣生物的數量也不能太少,才可抵禦自然災害對他們數量的沖擊,逃過滅種的危機。因此,在各種各樣的因素結合下,幾近平面的草地生態,比立體的樹林是有所不如的。
奧克蘭地區正進行各式各樣的植林計劃,目的在於改善我們生活的空間。然而這些計劃的成功,都有賴各方地區和志願人仕的支持。我們華人環保教育信託基金會,一向都對這些綠化活動十分支持,今年我們會參與好幾個植樹活動,希望廣大華人朋友可以積極參與,我們齊手美化這片土地,改善週遭的生態。